智慧社区系统结构有哪些优势
1. 网格化治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结构与秩序转型的重要工具,深受其行政化特性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不可避免地带来官僚系统的内生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治理层级的增加、治理功能的泛化、治理成本的扩大、治理问题的程式化、自治空间的压缩以及新的碎片化状况的出现。
2. 治理层级的增加体现在网格化治理的结构中,网格虽然不是官僚体系中的一级,但承担起将社会纳入国家治理轨迹的重要任务。然而,网格的运作模式,基于行政系统的层级分派,导致在微观社区层面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接受上级各种治理任务的网络结构。
3. 治理功能的泛化体现在网格承担了来自上级的众多指令和任务,包括城市治理、综治维稳、安全生产、民生保障、社会服务、党建等各个方面,治理内容日益扩大,治理功能日益泛化,治理权责分离,治理绩效评价趋于形式化。
4. 治理成本的扩大随着网格化治理的常规化和结构化,网格在基层社会中的角色转变为任务的接收和执行设备。这导致政府在基层的开支大幅增加,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投入和项目经费等。
5. 治理问题的程式化意味着原本旨在发现、回应和及时解决社会问题的网格化治理,逐渐演变为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和执行工具。即使是上报到上级的问题,也被重新界定并按照流程转化为常规治理任务。
6. 自治空间的压缩尽管网格化治理旨在促进公众参与和共治,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其运作方法倾向于行政化控制和集中管理,社区公共空间的开放仍然主要依赖于政府主导的吸纳和发起。
7. 新的碎片化状况的出现指网格化治理虽然旨在克服治理系统的碎片化,但实际上,由于系统限制和新的行政指令的仿制,仍然产生了新的碎片化景象。
综上所述,网格化治理在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信息收集、统一指挥、资源整合、流程再造等创新思路的同时,也反映出技术理性在处理利益主体关系和系统问题方面的局限性。因此,基层社会治理需要超越技术治理的局限,政府在更深层次的治理系统改革方面需要采取行动,包括明确基层政府治理功能的界限,推动社区协商民主和利益表达,发展基层公共服务的供应能力,以及利用网格化治理的信息渠道和资源整合优势。
多重随机标签